創業確實不容易,九死一生,甚至有的人說“九百九十九死一生”,從中不難看出創業的艱難,甚至比股市的“七虧二平一賺”還難。那么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選擇創業呢,認為大致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一部分人太想賺錢,認為創業是一條捷徑。上完大學,很多人找到一份工作,一般薪水都不高,但是以前哪些沒有上過大學的同學,自己做生意,自己創業搞得風生水起。有的人就開始眼饞了,覺得按照自己上班這點薪水,啥時候才買得起房,啥時才能買車。在現實的壓力面前,有些人就選擇了認為是一條捷徑的創業之路,實際上,他根本就不知道創業是怎么回事兒,所以大部分創業失敗也就不難理解了。
第二,有的人還在大學期間,就萌生了創業的想法,他們看到過一些創業成功的案例,一些心靈雞湯,認為,趁年輕,此時不搏更待何時。于是,一個基本的想法,一個不成熟的方案,就讓他們貿然踏上了創業之路。然而,現實是殘酷的,象牙塔之內的理想往往經不起市場的檢驗,要么這個想法不切實際,要么這個方案市場上早有同類的產品,所以,這類創業99%以上都死掉了。
第三,三十出頭的人,人到中年,積累了一些社會經驗和資源。他們本身已經有高于平均水平的收入,但是在公司,他們發現很多問題,但是自己不是老板,根本沒辦法解決;有的發現了行業的一些痛點,覺得自己創業有很大的成功的機會,于是他們在準備好團隊和資源的情況下,進軍行業。
這類創業者比較成熟理性,雖然不是一定會創業成功,但是成功的可能性大了很多。他們不貿然做一些決定,但是認準的方向,就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四,還有一部分人,因為對職場的恐懼,讓他們不愿意去找一份工作。這種恐懼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自己學歷低,找工作時屢屢碰壁,而且待遇非常低,在具體的工作崗位上也得不到尊重;另一類則是對職場中的加班文化以及其他管理的恐懼,認為自己不能接受這種約束,喜歡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實際上絕對的自由自在根本不存在。即使自己創業,可能面臨更多的沒完沒了的加班和付出。
最后,還有一類,就是富家子弟,家里有錢,父母就是那點錢讓他創業去玩一玩,總比啥事都不做強。實際上,這樣的創業,大多是父母各方面資源已經打點好了,只是給孩子一個機會去鍛煉。當然,這類創業也未必成功,但有足夠的資金和資源支持,至少成功的概率會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