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中公教育 ? ?時間:2023-4-3 16:56 ? ?云陽人才網
隨著在公考面試測評要素中,有一種測評要素最為基本卻最最容易被大家所忽視,它就是——言語表達能力。
在部分省市,言語表達能力會通過一些固定題目來考查,比如演講、情景模擬、串詞等等;但在大多數的省市中,這項能力則是在全過程來進行考查,也就是說通過考生對每道題的作答情況來判斷考生的言語水平。不管是哪種考查形式,這種能力都貫穿全程極為重要,而它恰恰是同學們在練習中最苦惱最頭疼之處。一般而言,同學們在考場中容易出現的言語表達困境有“重復”“卡殼”“停頓”“邏輯混亂”“有口頭禪”等幾種情況,使得大家的語言變得繁雜冗長,讓考官難以抓住答題要點,進一步也會影響同學們答題的整體狀態。
大家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無非是由于這么幾點原因:
一方面,同學們對作答內容不夠熟悉,也就是說不知道答什么,當然就會結結巴巴啰;另一方面,很多同學在正式場合的表達機會很少,經驗不足,過于緊張且不自信臨時組織語言較差;此外,部分同學平時說話的一些壞習慣,比如口頭禪、冗長會使聽眾感覺很啰嗦,難以抓住重點。
如果是由于前兩條原因導致的言語問題,那么需要同學們吃透面試的每種測評要素的考查題型,并勤加練習,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方法,這里就不予以贅述。下面重點給大家分享后兩條原因導致的問題怎樣去克服且快速提高。
很多同學天真地認為,很多考官他自己的普通話都不標準哎,那我只要讓考官能夠聽懂我的表達就可以啦,普通話講得好其實也沒有什么特別大的優勢。其實這是大家在練習中很大的一個誤區。
實際上,習慣講普通話并不是讓你普通話說得很標準,而是習慣說、脫口而出的說。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同學方言答題很流暢,但如果用普通話作答就各種問題,根本原因是不習慣用普通話!!且每次講話都必然在腦海里將自己要表達的思想先用方言構思再轉化為普通話,費時費力且費神,在面試考試中就已然處于被動了。
因此,建議大家在知道自己進入面試那天起,到面試考試結束,無論在任何場合都講普通話,讓其成為習慣,那么答題的語言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這條方法尤其適合那些有嚴重口頭禪的同學,能夠有效的解決一張口就“這個……那個……”的世紀大難題。這里需要同學在備考練習過程中,每次作答前心理都強迫自己不能有口頭禪,雖然剛開始兩三次答題很別扭,但是挺住!千萬挺住!慢慢地就會發現口頭禪真的沒有了。同時,面試是口頭表達,在口頭表達中不同于書面表達有標點符號間隔,那么口頭表達的“標點符號”就是停頓,學會句與句之間的停頓,顯得尤為重要。在此建議各位考生在備考過程中,每天抽出一些時間來閱讀一些材料,一定要大聲有感情的朗讀,學會停頓且學會干凈簡練的語言。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同學知道自己想要表達什么,話到嘴邊就是表達不出來,即使能夠勉強表達出來,也是結結巴巴且和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出入很大。這里建議考生可以試試“復述”這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謂“復述”就是考生在備考過程中,無論是看到一道題的參考答案,還是自己閱讀的新聞、文章等,看一遍知道文章所要表達的大意后,就自己組織語言將剛剛看到的內容重新說一遍,要求所要表達的意思相同即可,切忌不要去背書。久而久之,考生就會發現自己的臨時組織語言能力就會得到大幅度提高。
以上的三點經驗分享,是大家可以經常運用的,且效果非常好,如果有語言問題的考生不妨一試。但在此要提醒各位同學一句,以上僅僅是方法,再好的方法如果不勤加練習也無濟于事。希望各位備考的同學勤加練習,那么面試語言關就迎刃而解了。
推薦文章
APP下載
微信服務號
微信訂閱號